联合国不敢说的话,由中方来说!第三次了,美国将再度“退群”,中方直言不讳,点破各国心里话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-07-30 3 0

2025年7月,美国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,这已经是它半个世纪内的第三次“退群”表演(1984年、2017年、2025年)。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?—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的回应轻描淡写,只说了句“深表遗憾”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背后的无奈:美国是联合国最大的会费缴纳国之一,谁敢真的得罪它?

而这一次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破:“这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。”一句话,道破了国际社会的憋屈——美国可以肆意妄为,但总得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。

一、美国与UNESCO的“三进三出”:从“工具”到“弃子”的反复横跳

1.第一次“退群”(1984-2003):冷战思维下的“意识形态战争”

里根政府当年退出UNESCO的理由是“管理混乱”“反西方偏见”,甚至认为它是“苏联的意识形态工具”。直到2003年小布什政府为了恢复美国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,才重新加入。

联合国不敢说的话,由中方来说!第三次了,美国将再度“退群”,中方直言不讳,点破各国心里话

白宫(资料图)

2.第二次“退群”(2011-2023):巴以问题+欠费博弈

2011年,UNESCO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,美国直接停止缴费,7年累计欠费超6亿美元。2017年,UNESCO将希伯伦旧城区列为“巴勒斯坦濒危遗产”,彻底激怒特朗普政府,美国再次退出。2023年,拜登政府为了修复国际形象,又重返UNESCO。

3.第三次“退群”(2025年至今):“美国优先”的政治表演

特朗普政府这次给出的理由是“教科文组织推进分裂性社会议题”“对以色列存在偏见”。但明眼人都知道,美国在UNESCO的话语权一直很大(2024年刚通过多项对以色列有利决议),所谓的“偏见”不过是借口,真正的目的是国内政治表演——讨好支持者,巩固“美国优先”的政治资本。

总结:美国对UNESCO的态度,完全取决于它能不能“说了算”。能操控规则就留下,不能就直接掀桌子走人。

展开全文

二、国际社会的“沉默”与中国的“直言”:谁敢说真话?

1.联合国的无奈:怕美国“穿小鞋”

UNESCO总干事阿祖莱的回应非常克制,只表示“遗憾”,甚至不敢直接批评美国“不负责任”。为什么?因为美国是联合国最大的会费缴纳国之一,长期拖欠会费(超6亿美元),甚至用经济手段施压其他国家。谁敢真的得罪它?

联合国不敢说的话,由中方来说!第三次了,美国将再度“退群”,中方直言不讳,点破各国心里话

特朗普(资料图)

2.中国的“点破”:美国“双标”玩得溜
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明:“美国三次退出、长期拖欠会费,这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行为。”更尖锐的是,中国揭露了美国的双重标准:

•一边高喊“规则秩序”,一边自己带头欠费(6亿美元够给非洲建几十所学校)。

•一边要求他国“履行义务”,一边用“退群”逃避责任。

•一边指责别人“破坏多边主义”,一边自己反复“退群”。

意义:中国的发声,不仅揭露了美国的真实面目,更替长期受其霸权压制的“全球南方”国家(中东、非洲等)说出了心里话——国际组织不是美国的“提线木偶”。

三、美国“退群”的深层危机:霸权焦虑+国内分裂

1.国内政治极化:两党斗争绑架国际政策

•共和党:“美国优先”,退出国际组织可以拉拢保守派选民。

•民主党:虽然支持多边合作,但在极化政治中难以对抗国会,政策反复(比如奥巴马时期也欠费)。

结果就是——美国对外政策像“翻烙饼”,今天加入,明天退出,最后损害的是全球治理的稳定性。

2.价值观焦虑:害怕“美式霸权”失灵

美国把国际组织当成“推广美式民主、自由的工具”,一旦国际社会不再无条件认同它的标准(比如发展中国家强调“多元文明”),它就直接“退群”保面子。这种对“霸权合法性”的焦虑,暴露了美国对自身影响力的不自信。

3.全球治理隐患:单边主义破坏多边体系

UNESCO负责世界遗产保护、教育公平等全球性议题,美国退出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(比如非洲教育资源短缺)。而它拖欠的会费(超6亿美元)更让国际组织资金链紧张,削弱了全球合作的能力。

联合国不敢说的话,由中方来说!第三次了,美国将再度“退群”,中方直言不讳,点破各国心里话

联合国(资料图)

四、对比中国:大国担当的“行动样本”

当美国用“退群”逃避责任时,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什么是真正的“负责任大国”:

•按时缴费:从不拖欠联合国及教科文组织会费。

•推动合作:

•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促进全球文化交流,帮助发展中国家建学校、修公路。

•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超百个项目,为非洲提供教育支持。

•气候变化大会上带头减排,推动国际合作。

•维护规则:在联合国高举“多边主义”旗帜,替中小国家发声,对冲西方话语霸权。

网友调侃:“美国若真不想待,干脆退出联合国;若想留,就交钱、履责。”

结语:国际社会需要“合作者”,而非“搅局者”

美国的第三次“退群”,本质上是其国内分裂、霸权焦虑和国际责任缺失的集中爆发。但今天的国际社会早已不是“美国说了算”的时代——各国需要的是能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,而不是“想来就来、想走就走”的“巨婴”。

中国的直言,不仅是对美国的批评,更是对全球治理秩序的重申:国际合作容不得“双重标准”,多边体系容不得“霸权绑架”。如果美国继续“退群”表演,最终只会被边缘化;而坚持“行动说话”的中国,必将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坚实后盾,引领多边主义走向更光明的未来。

评论